今年开春后气温波动特别大,前一天穿着棉服还嫌冷,没过两三天穿上衬衫都觉得热,2025年还没过半就经历了大风预警、暴雨预警还有高温天气预警。
一些地区在四五月份就已经经历了将近40℃的高温,五月份一些城市也经历暴雨的侵袭,如此反常的天气,搞得大家苦不堪言。
2023年因为高温曾被定义为人类史上最热的一年,但是2024的高温很快刷新这一记录。
今年年初到5月25日,全国的平均温度较往年高出0.8℃了,一些地区甚至高出4℃,不仅如此今年的平均降水量同期下降10.6%,部分地区的天气可以说是又干又热。
同样饱受天气环境折磨的还有我们的邻居印度,根据央视网报道,截止到5月24日印度遭遇极端天气已经有60人死亡,根据印度气象局统计,今年印度的高温来的更早。
2024年印度最高气温在5月底达到52.3℃,截止到6月初,已有200余人死于高温炎热。
虽然仅有一山之隔,我们的情况比印度要好太多,这还要多亏青藏高原这道天然屏障。
其实这些年来气温上升在全球范围并不稀奇,全球气候变暖也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灾难,而造成这一灾难主要都是人类的手笔。
温室气体浓度过高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太阳照射地球的光线属于短波辐射,被地面吸收后转化为长波反射回太空释放能量。
高浓度的温室气体在中间就像是一层棉被,不会阻隔太阳照射的短波但是会将地表反射的长波拦截大量重新反射回地面,少量则是反射到大气层,像是一个“保温层”从而导致了全球变暖。
甲烷、二氧化碳、二氧化氮还有一些氯化气体都是常见的温室气体,大部分来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
经过世界气象组织的检测,对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贡献率高达75%,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占二氧化碳排放的主力,占比高达90%之多,工业生产排放还有汽车尾气都是碳排放的大户。
加上森林面积减少不利于碳循环,气温升高导致海水温度升高溶解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甲烷虽然影响不及二氧化碳,但是近年来大气中甲烷含量增速飞快,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来源中大头出自畜牧业,牛反刍产生的气体中就包含大量的甲烷,而一头奶牛一年的甲烷排量几乎等同于一辆汽车一年的碳排放量。
虽然甲烷的排放量远低于二氧化碳,但是甲烷吸收热量能力是二氧化碳的80多倍,实际影响并不小。
除此之外还有二氧化氮和化肥使用污水处理息息相关,氯化气体和制冷剂的使用有关家用的冰箱空调都增加氯化气体的排放。
全球变暖的影响远不止气温升高,还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冰川融化造成的海平面升高,让一些低海拔的岛屿面临被淹没的风险,还会缩短百年不遇的风暴潮降临频率。
2024年平均气温再创新高,还爆发了智利、洛杉矶大火、超强台风摩羯、阿拉伯54℃高温天气、阿富汗和西班牙还有非洲多地区暴雨、飓风海伦妮等等天灾,这些自然灾害都和气候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通过这些来看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很难从其中剥离出来,所以近年来清洁能源越来越热门,全球变暖势不可挡也关乎着我们的未来,我们也在为延缓变暖拼尽全力。
作为全球排行第三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印度也饱受全球变暖的摧残,实际印度并不是全球范围内最热的国家,但是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死于高温天气。
据联合国统计印度人口数量达到14.4亿,已经赶超中国,一跃成为全球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印度的国土面积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人口密度远高于中国。
人口众多也意味着劳动力充足,各国看准印度的劳动市场,纷纷在印度建厂,对于印度也并非全然是好事,工业化让印度进一步陷入变暖的深渊。
另外印度的热岛效应也是城市极端高温的重要原因,印度的首都新德里面积仅有1484 km²,2015年人口就达到了2570万人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以我们熟悉的城市北京为例面积16410 km²在2024年底常住人口是2183.2 万,新德里只有不到北京十分之一的面积,人口却比北京还要多。
所谓热岛效应是城市由于绿化面积低、建筑密集、空调使用、尾气排放、混凝土吸收太阳能散热等因素,造成的城市中心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
新德里不大的面积聚集了大量人口,就不要说什么绿化率了,没有了起到降温作用的植被,加上大量的水泥建筑释放热量,这座城市就像是一个大蒸笼。
新德里的郊外还坐落着一座65米高的垃圾山,占地有40多个足球场大小,里面居住者上千名拾荒者,还有牛、狗、老鼠穿行其中,垃圾、动物尸体释放出大量甲烷,对于新德里就像一层保温毛毯。
更严重的是这些垃圾在高温下会燃烧,一旦燃烧数日都不能被扑灭,为新德里的高温又添一把火。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印度处于赤道附近 ,气候属于热带气候,日照时间长,在等待夏季风带来雨水前的四到六月份,南下的冷空气被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拦下,热带高压又被喜马拉雅山脉拒之门外。
印度只能独自消化,饱受副热带高气压折磨,天空晴朗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气温直达50℃。
尽管面临炎热的环境,当地大部分居民并没有很ag真人中国官方 ag真人入口好的降温措施,在印度空调的普及率仅有5%,炎热让穷人们的处境更加窘迫,他们住在棚户区的铁皮屋,大多连一台电扇都没有,只能依靠最古老的方式降温。
就连饮水都要水罐车供应,冒着酷暑排队取水,为了可以凉快一些,他们将水淋在身上,阴凉的树下建筑外大街上到处都是纳凉休息的人。
每到夏季印度的用电量也达到高峰期,但是以印度的产能根本没有办法同时顾及民用电和工业生产用电。
大家也许会疑惑,饱受高温折磨的新德里和广东、广西、云南纬度相近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为什么实际情况相差这么大。
这都多亏了喜马拉雅山脉,阻拦了大部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保护内陆免受高温侵袭,不过这也是导致甘肃、新疆地带气候干旱的重要原因。
华南地区雨水充沛的幕后推手也是青藏该高原,青藏高原像一堵墙将西风带分流,其中南侧的一股支流裹挟着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将印度洋、南海的水汽送往华南地区,形成了华南地区的春季降雨,雨水充沛也可以有效的制衡高温。
中国是各国中地貌类型涵盖最广的国家之一,唯独缺失的就是峡湾地貌,其实河北和山西之间,就与印度和中国的情况很相似。
在刚刚经过的四月份,根据两省的气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河北4月平均气温是15.9℃山西则是14.2℃,河北各地平均气温是5.1~19.9℃山西是9.4~17.9℃。
山西地区的平均海拔在1160米,而河北仅有509米不到山西的一半,两省之间被太行山脉隔开,为河北带来降水的太平洋东南季风一般在六到八月份,在此之前河北位于西风带,一直接收西北方而来的热空气。
按道理山西在河北的西侧太行山脉应该可以为河北挡住热空气,其实并不然,在夏季季风来临前,河北通常是空气干燥天空也是万里无云,阳光直接炙烤大地。
气流在遇到太行山脉后被迫抬升冷却形成降雨,翻过山脉后空气下沉并增温,导致山脉的被风向温度升高。
喜马拉雅山脉的平均海拔则是6000多米,相差巨大,印度的热气压完全被困住,南下的冷空即便是有少量从山脉溢出,也会因焚风效应为印度的高温添把柴。
对于高温,我们虽然没有同印度面临的问题那么严峻,但全球气候变暖依然是我们共同面临的危机。
2024年成为了196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不仅如此2024年的冬季华南、江南出现严重气象干旱,直接影响了农业用水。
陆地气温升高和海洋温差增大,导致东亚季风增强,夏季季风进一步向北推进导致季风造成的雨水带北移,近年来长江流域很多地区在夏季出现干旱,而北方却暴雨频发。
这样的格局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还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而降水带北移仅仅是全球变暖中危害的一小部分。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环球网:国家气候中心:今年以来全国气象干旱阶段性、区域性特征显著 当前豫陕甘等地旱情预计在6月上中旬逐步缓解 2025.5.26
澎湃新闻: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公报:温室气体浓度再创新高,甲烷浓度增幅最大 2022.11.4
这么热印度不想解决老百姓用电降温的问题,莫迪还四处点火搞事,真是活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