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我们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武器,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底气继续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7月10日,北京棉田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涛在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实践媒体座谈会上表示。
近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正式施行,围绕着“无印良品”的商标争夺故事也迎来了新阶段。6月23日,最高法维持了棉田集团“无印良品”商标的合法有效注册状态。事实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多数消费者对于日本某杂货品牌与中国棉田集团“无印良品”两个品牌混淆不清。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最高法的最新裁定,或将让24类家纺商品中的“无印良品”商标属于棉田集团这一概念,在消费者心中更加清晰。
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其中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做出的规定,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加强对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原始创新的保护。加大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依法查处侵犯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和侵犯商业秘密、仿冒混淆等违法行为。
在此背景下,一场持续二十余年的日本某杂货品牌与中国棉田集团“无印良品”的商标争夺战也迎来了重要动态。202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以(2024)最高法行申7358号《行政裁定书》,驳回日本某杂货品牌对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22)京行终字1597号《行政判决》的再审申请,维持了棉田集团“无印良品”商标的合法有效注册状态。
事实上,这场“无印良品”的商标纷争源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推出植物染毛巾并命名为“无印良品”。2000年,南华实业在第24类(棉织品、毛巾、床单、被子等)商品上成功注册中文简体“无印良品”商标(注册号1561046)。随后,“无印良品”商标正式转让至北京棉田集团名下。
2000年3月中国纺织品博览会参展的印有红色“无印良品”LOGO的植物染毛巾
就日本某杂货品牌来看,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鲜为人知。2005年,日本某杂货品牌在上海开设中国大陆第一家门面。由于中国公司注册在先,日本某杂货品牌无法在中国继续申请注册第24类商标,双方由此展开长达24年的商标拉锯战。
2012年6月29日,原国家商标局、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先后进行行政裁定和终审判决,最高人民法院经再审确认中国棉田集团“无印良品”在24类家纺商品上的商标权利在先形成,商标授权合法有效。
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着此次最高法的最新判决,“无印良品”商标之争或将暂时告一段落,棉田集团的“无印良品”商标在24类家纺商品上的合法性也再次得到了认可。
北京棉田集团代理律师孔丽芳表示,长期诉讼导致市场混淆,2001年至2012年,棉田公司无法正常宣传推广,而2005年进入中国的日本某杂货品牌持续侵权使用,让消费者误以为家纺领域的“无印良品”源自日本。此次最高法裁定,终于以法律文书形式厘清了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在长达二十余年的商标争夺战中,棉田集团并未放弃对“无印良品”这一商标的维护,并在长久的法律博弈中由被动“应战”转为主动出击。
2000年3月中国国际纺织品博览会上原中国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和原中国家纺协会会长杨东辉和时任海南南华公司马涛总经理在无印良品毛巾前合影
“2000年北京中国纺织品博览会期间,原中国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原中国家用纺织品协会会长杨东辉对产品给予高度评价,称赞产品名称起得好、品质也佳。”马涛介绍。彼时,植物染工艺成为了“无印良品”的核心标签。
2011年,棉田公司以“无印良品”为字号设立子公司“北京无印良品投资有限公司”,并推出“无印良品Natural Mill”品牌,通过实体门店与电商平台拓展市场。
然而,2015年,北京棉田集团发现日本某杂货品牌在生产、销售的毛毯、床罩、面巾等商品上使用“无印良品”标识,构成侵权,遂将其告上法院。后经法院判定认定日本某杂货品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但判ag真人 ag真人平台决生效后,日本某杂货品牌仍持续在24类商品上申请注册“无印良品”商标,此后历经8个流程、9起案件,长达12年的法律博弈,直至202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再次驳回日本某杂货品牌的申请。
对于长久以来的商标纷争,马涛表示,“中国目前已是知识产权建设大国,但在知识产权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认为,一方面,各项知识产权立法尚不够完善,仍有进一步丰富和细化的空间;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严重不足,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普遍缺乏对知识产权的深入了解,许多企业对知识产权的相关概念、保护方式及重要意义都知之甚少。
“企业经营者必须熟知知识产权法规政策、企业应该要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面对侵权要敢于且善于维权……”马涛表示。
具体来看,“无印良品”线上在天猫、京东、淘宝、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布局近300家旗舰店和专卖店,线多家门店,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创造近万个就业岗位。
这背后,棉田集团为“无印良品”注入了多重科技与创新基因。以“无印良ag真人中国官方 ag真人入口品”毛巾为例,国家标准要求吸水时间为20秒,国内行业最高水平为5秒,而棉田集团早在2017年就将这一指标突破至1秒以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棉田集团敏锐捕捉市场需求变化,利用大豆纤维蓬松度优势研发大豆纤维被,至今已实现20多亿元产值。
目前,棉田集团已发展成为了一家集纺织、中医药大健康、商业连锁、互联网、新媒体、科技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旗下拥有“☆cottonfield棉田”“汉方宸、汉方宸药妆”“无印工坊Natural Mill”“无印良品”“美日网、美日优选”“自主创新和跨国并购多项专利”等六大知识产权矩阵保护体系,产业布局在北京、澳门、江苏等地。
“我们始终紧跟消费市场变化推进科技创新,”马涛表示,未来,棉田集团一方面将继续借助法律武器,坚决打击侵权行为;另一方面,将持续加大在科技创新和安全健康产品领域的投入,引领中国家纺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优质商品,这是企业坚守的初心。
市场观点认为,此次裁定维持了棉田集团“无印良品”商标的合法有效注册状态,有助于减少市场混淆,使消费者能更清晰地认知品牌,有利于棉田集团“无印良品”积极开展市场经营活动。而商标合法权益得到法律维护,有助于提升棉田集团“无印良品”在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度。消费者会更认可其品牌的正规性和合法性,从而更愿意选择其产品,这将有助于棉田集团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销售额和市场竞争力。